郭兴敏原是巧家县大寨镇政府扶贫工作站的职工,2019年5月她刚好退休,正逢白鹤滩水电站移民搬迁的关键时期,为支持大国重器的建设,本应在家安享晚年的郭兴敏,在2020年10月又以临时党支部书记的身份再次回到工作岗位,为搬迁群众的大小事务忙前忙后。
以技防+人防相结合,加大巡查打击力度,有力地遏制了涉河违法违规行为,弥补了人工执法巡查的不足,消除执法巡查空隙。已通过智慧两江开展执法行动12次。
通讯员:董莉莉 兰丽萍 文/图校对:胡远松。收缴鱼竿11根,抄网1个,批评教育12人。每天安排2名执法人员24小时在大队值守备勤,运用监管平台时刻捕捉河道违规违法活动,发现异常情况,在城区河道,8分钟内抵达现场处置,城区外两江干流河道,1个小时之内抵达现场处置。送法进乡(镇)送法进企业送法进船舶,引导涉水企业负责人及员工、沿江群众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切实履行污染防治主体责任和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责任,自觉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为保护长江中下游流域(水富段)作贡献。锚定目标,科技加持,智能管控一把抓智慧两江+24小时值守备勤的快速处置机制。
联合长江三峡集团向溪管理分中心、向家坝电厂坝区管理部、昭通市地方海事局以及四川省宜宾市海事、公安、渔政等多部门,定期开展十年禁渔、水上交通安全等联合执法行动,为强有力抓实辖区水域十年禁渔工作提供有效手段。建章立制,常态长效,责任落实一盘棋水富两江综合执法大队以狠抓队伍建设、强化巡查监管、遏制违法苗头、依法严厉打击为工作思路,以日常巡查监管为抓手,打击非法捕捞、违规垂钓、船舶污染防治、非法排放等活动为主线,构建宣传与整治并重、管理与监督并举、巡查与严打结合的水、岸执法工作格局。谁会想到,2014年8月3日的一场6.5级地震,曾让这里成为一片废墟。
昭通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戈昌武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昭通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实现了创建工作全覆盖,促进地区各项事业长足发展。如今,昭通市各民族亲如一家,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目前,昭通市完成镇雄、彝良、威信、巧家4县263项长征遗址遗迹核查,分别入选云南省、昭通市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37项、95项。
讲好扎西故事,赓续红色血脉。素有锁钥南滇,咽喉西蜀之称的云南昭通市,是南丝绸之路的要冲,自古便是中原文化进入云南的重要通道。
同时,市、县分别成立示范创建中心和民族宗教事务中心,增加3至5个编制,确保基层民族工作有人懂、有人抓。完成省级民族文化建设项目40个,成功举办昭通市第二届民族民间文艺汇演、民族赛装文化节和首届少数民族迎新春绘画作品展等活动,积极组队参加全国、全省文体比赛和展演并取得优异成绩,搭建起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平台。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新时代新征程上,昭通将继续讲好别具魅力的民族团结进步昭通故事。
立足红色旅游资源,威信县的生动实践是昭通市打造民族团结进步+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模式的一个缩影。如今,又是云南连接长江经济带和成渝经济区的重要通道,是内陆连通南亚、东南亚和云南通往内陆的双向大走廊。从昭阳区水富铜锣坝国家森林公园、镇雄县五德天坑溶洞群到绥江县罗汉坪蝴蝶苗寨等,昭通市一批景区景点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初步建成滇川黔渝区域特色文化旅游目的地,成为挖掘民族文化资源的重要抓手。截至目前,昭通市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2个,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7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59个。
同时,昭通建成8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2个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个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小镇。结合昭通革命历史和现实经历,突出讲好红色革命故事,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场馆、长廊、公园等标志性建筑,精心培育石榴籽读书班金江石榴红宣讲队,常态化开展宣讲,并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贯穿到成就宣传、主题宣传、典型宣传和舆论引导中,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引领各民族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2 夯实基础,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一排排崭新的民居整齐有序,一条条宽敞的街道干净整洁,红花绿草相得益彰,花园房宽敞明亮,文化馆、幸福院、污水处理站一应俱全……走进鲁甸县龙头山镇,一幅壮美的乡村画卷徐徐展开。大力实施五网建设,形成市内两小时、周边州市三小时交通圈。
县域义务教育全部实现基本均衡发展,昭通师专升格为昭通学院,成功创办昭通卫生职业学院,昭通职业学院设置获云南省政府批复,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项目云南省滇东北区域中心医院建成投用,各族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独特的红色文化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让红色基因不断传承和发展。实施精品红军村、鸡鸣三省大峡谷生态文化旅游区等一批文旅融合项目建设,开展红城红军情·赤水赤子心十大行动等。1 顶层设计,健全机制促创建近年来,我们把民族团结进步作为‘生命线工程来推进,创建工作经历探索尝试、总结成型、深化提升、提档升级四个阶段。昭通市副市长马洪旗介绍,昭通市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深入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兴市、交通强市、城乡融合、生态优先、人才支撑六大战略,扎实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全面加快发展步伐,全市经济实力和质量效益大幅提升。昭通机场11条航线架通了与京津冀等重要区域的空中走廊。
据介绍,昭通市制定专项规划,出台以五大工程五大行动十进十促等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文件,健全民族工作委员制、民族工作协调机制,制定两个纳入相关制度,定期召开常委会、推进会、调度会等推进民族工作,形成齐抓共管局面。龙头山镇有汉、回、彝、苗等25个民族共5万多人。
昭通市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新改建农村公路2.3万公里,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
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3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县1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1个、森林乡村9个,全市393条大小河流保持清水出昭通,森林覆盖率达到50.1%,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昭通市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擦亮第五个中国文学之乡品牌,用优秀文学作品引领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聚焦脱贫群众增收关键点,昭通市实施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积极推动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如阳光、空气般融入生活中,流淌在各族群众的血液里。
各族群众手挽手、肩并肩,呈现出一幅民族团结进步新画卷。老天爷把大家的家园毁了,党和政府一定要帮助大家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家园。
强化易地搬迁安置区和乡村振兴示范建设,集中力量推进9个万人以上易地搬迁安置区打造脱贫致富示范样板,实施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启动建设了25个示范乡镇、90个精品示范乡村、774个美丽村庄,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建设3个脱贫致富示范区先导工程,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以绿色、高端、精品为方向,建成苹果、筇竹、天麻等基地,高原特色农业产业成为昭通振兴支撑点。
除了红色资源,昭通市同时拥有秀丽的自然风光,彝族六祖分支景区等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小山峡景区、山海洞景区等顺利评定为国家3A级景区,昭通市3A级以上景区增至21家因此,社区除了发展农业外,还将打造石榴花开公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结合红色文化发展旅游业,形成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发展格局。
炳辉小学主题教育课程冯琴/摄石榴红驿站聚焦有效助推文旅融合共发展豆沙关古称石门关,位于昭通市盐津县城西南,有著名的五尺道遗迹、唐袁滋摩崖石刻、僰人悬棺、观音阁等景点,是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和滇文化融汇形成朱提文化的交汇点,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缩影。村民马永文家在政府的支持下,借着豆沙古镇大力发展旅游业的东风,在镇上开起了餐馆,靠勤劳的双手走上了致富路。扎西会议纪念馆只是昭通市石榴红同心营的一个代表,还有鲁甸地震纪念馆、罗炳辉将军纪念馆、炳辉小学、云南师范大学附属镇雄中学等30个石榴红同心营,聚焦有形,全面全方位促进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石榴红家园冯琴/摄石榴红同心营聚焦有形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石榴红同心营之一的扎西会议纪念馆全面再现了1935年2月中央红军长征集结于此并召开了扎西会议的辉煌历史。
现在感觉生活得很幸福,因南来北往的游客多,店里生意也还不错,日子更有奔头了。此外,社区为推进各族群众互嵌融居,聚焦有感,扎实做好润物细无声的工作,深入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和自强、诚信、感恩主题教育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和各级领导干部开展各类宣讲活动70余场,受众4000余人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近日,昭通市在彝良县罗炳辉将军纪念馆举行昭通市三项计划实践基地——石榴红同心营石榴红家园和石榴红驿站揭牌仪式。同年4月,珙县洛表民族中学组织学生会干部、优秀团员50余人在扎西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争做时代新人为主题的红色研学活动时,多名学生代表在国旗下发言,和平生活来之不易,一定要好好学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今年4月,四川省珙县巡场镇第一小学大队部组织400余名少先队员参观扎西会议纪念馆,追寻红色足迹,弘扬革命精神。2009年10月,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在来自四面八方的几万各族人民的见证下,来自新疆的高空王子阿迪力携徒在400米高空的钢丝上屡破纪录,挑战极限。